非法采矿罪立案标准
1、法律分析:非法采矿罪立案标准是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五万至十万元以上。具体表现为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或者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
2、法律分析: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情节严重的将予以立案追诉,情节严重的标准为:开采的矿产价值或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十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3、非法采矿罪的立案标准明确指出,若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或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且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五万至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破坏性采矿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破坏性采矿罪的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采取破坏性开采的办法,使矿产资源遭受毁灭,是对国家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的侵犯。
破坏性采矿罪的构成条件如下:客观上须实施了违反矿产资源法律,采用破坏性的开采方式,导致矿产资源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罪主体为普通公民;主观上为故意犯罪;侵害客体为矿产资源的开采管理秩序。
破坏性采矿罪的犯罪构成: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客观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
三)主体要件——在责任承担者方面,该犯罪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构成,包括符合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团体组织等。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及破坏性采矿罪是刑法中针对非法开采、破坏矿产资源的犯罪行为设定的法律制裁。第三百四十三条详细规定了此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应的刑罚。
矿产资源开发为何会破坏水文地址环境,具体表现有哪些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沉陷、挖损、压占等方面:地下开采导致矿区地面不均匀沉降,形成塌陷坑、塌陷洞、塌陷槽等,使土地失去原有的可利用状态;有些矿山开采需剥离地表层,这对于地表被植被覆盖的矿山造成土地和草场资源的损坏;产生的大量地表剥离土石的堆放占用大面积的土地。
井巷开掘,使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发生变化,矿床疏干排水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径流和排泄条件,使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矿区水文地质环境的恶化。此外疏干碳酸盐围岩含水层时,其溶洞构成了地面塌陷的隐患。当塌陷区或井巷与地表储水体存在水力联系时,会酿成淹没矿井的重大事故。
煤炭开发对水环境影响的四个方面中,补排关系、流态和动态变化三个方面是由含水层结构破坏和水循环规律变化引起的,而水—岩作用环境变化是由水化学相平衡变化造成的。水环境保护技术则从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入手,阻止煤炭开发对水环境产生的副面影响。 (1)防止或减轻含水层结构的破坏。煤矿开采使围岩变形和移动。
地下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方式,主要表现为地面大面积塌陷、裂缝和变形。据国土资源部2005年统计,因采矿及各类废渣、废石堆置等,全国累计侵占土地达586万hm2,破坏森林106万hm2,破坏草地23万hm2[30]。为了确保井下安全生产,矿产开发往往需要排出大量的矿井水。
有关矿产资源受到破坏的情况和造成的后果。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非法开采金矿的行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非法开采金矿的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刑期将延长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非法开采金矿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另外,漏油最后一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状况。工人在钻井底部设置并测试一处水泥封口,随后降低钻杆内部压力,试图再设一处水泥封口。这时,设置封口时引起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促成一个甲烷气泡生成,导致这处封口遭破坏。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采要占用和破坏大量的土地,仅露天采矿全世界就已有300万公顷土地被破坏,我国每年露天采矿破坏的土地约0.67—1万公顷。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以煤炭开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最为严重,井下每采百万吨原煤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平均为13—20公顷。
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矿产资源为什么会破坏
1、影响当地的地质结构,造成地下采空区,会造成当地地面沉降,房屋受损等情况。污染环境。地下矿产开采过程中肯定会造成某些矿物泄露在地表,比如尾矿等,都会对当地造成污染。
2、矿产压覆指的是在进行某些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选址不当或施工活动的影响,导致地下的矿产资源被覆盖或破坏的现象。矿产压覆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潜在的经济损失。在工程建设前,通常会对选址区域进行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估。
3、把废旧的铁锅扔掉,浪费铁矿;汽车大量增加,浪费石油;把易拉罐仍掉,浪费铝矿等。这些现象会造成过多开采矿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大气等不利影响。
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程序的规定的非法采矿...
1、第一条 为了规范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的鉴定工作,依法惩处矿产资源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2、《规定》指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中,对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涉嫌犯罪,需要对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进行鉴定的,或者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请求进行上述鉴定的,适用本规定。同时指出,只有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权出具鉴定结论。
3、非法采矿做签定时可以不在场。关于印发《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程序的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75号:同意受理后,有条件自行鉴定的,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委派承办人员进行鉴定并提出鉴定报告。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