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有限公司污染(矿山污染)

  • 发布时间:2024-12-10
  • 浏览次数:5

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开展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会同检察院、公安、环保、安监、国土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于1月30日开始调查龙江镉污染事件。调查组已前往河池市、柳州市展开调查工作。广西纪委、监察厅表示,对违法违规造成重大污染、给人民群众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将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两人于2012年2月3日因涉嫌环境监管失职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当年年初,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发生严重镉污染事故,镉浓度一度超标80倍,威胁沿江居民和下游柳州市百万居民的饮水安全。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局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影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河水才达到国家地表水标准,解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宣布对龙江镉污染事件展开调查。对违法违规造成重大污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将坚决查处,绝不手软。目前,工作正在进行中。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事故简介

1、2010年紫金山铜矿酸水渗漏事故 2011年康菲石油渤海湾漏油事故 2012年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 2013年江苏靖江水污染事件 2014年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 2014年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 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几个事件。

2、自2009年9月停运,现场检查时仍处停运状态;尾矿渣渗滤液经收集池收集后,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后库。此外,2009年4月25日,紫金矿业位于河北张家口崇礼县的东坪旧矿尾矿库回水系统发生泄漏事故。同年年底,福建龙岩市环保局连收到两封投诉信,直指紫金矿业污染武平下村村矿区水源非常严重。

3、月29日消息:此前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紫金矿业,其A股股价近日连续反弹,并且在28日收复7月13日以来的全部跌幅,10个交易日,紫金矿业A股股价上演“V”形反转。紫金矿业于7月12日停牌并公告称其紫金山铜矿湿法场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之后在13日复牌后,其A股股价持续下跌。

4、银岩锡矿尾矿库的安全生产设施在2010年3月通过广东省安监局验收,8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目前的工作是配合政府的救灾措施,事故原因和责任需要由有关部门和专家调查认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月27日发布公告称,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900万元,4人死亡。该事故未对下游河段水质造成污染。

5、泄漏事故瞒报9天:污染事故发生在7月3日,而直到7月12日,上杭县政府才正式通报这一事故,瞒报9天。紫金矿业总裁回应:紫金矿业总裁回应称,一开始以为这是个小问题、小事故,把事情想简单了,最后发现是大问题时,已经来不及了。

紫金矿业缘何多年连续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其根源在于企业自身以环境焕利...

1、客观原因是政府级环保部门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主观原因就是企业无视环境破坏,追求利润。是否紫金矿业与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达成的某种默契联系,不得而知,毕竟作为黄金龙头老大的紫金矿业公关还是很强的。我国环保向来服从于经济发展,民间组织力量不够啊。

紫金矿业青海有限公司为什么关闭

紫金矿业青海有限公司之所以关闭,是因为其铜拿册矿湿法厂发生了污水渗漏事故。 7月12日,福建省杭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了污水渗漏事故,导致9100立方米的含铜酸水外渗,引发了汀江流域的污染问题。 事故发生后,棉花滩库区的鱼类受到了严重影响,死鱼和鱼中毒的数量达到了378万斤。

紫金矿业青海有限公司关闭是,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7月12日,福建省杭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污水渗漏事故。有9100立方米的含铜酸水外渗引发汀江流域污染,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青海省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2020年7月28日起兴青公司停产四天。31日下午14时左右,检查人员离开,16时兴青公司即通知各采煤队恢复当日夜班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