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资料查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 发布时间:2024-12-01
  • 浏览次数:6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基本信息

1、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的详细信息这部重要的地理资料书籍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的专家们倾力编撰的。它深入探讨了该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地理特征,为读者提供了详实的地质学知识。

2、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本书目录概要本书目录详细探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质历史,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地层、岩浆岩和岩浆作用、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地质构造,以及地质发展史。

3、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研究院1993~1995年在本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毕力赫矿区及其所在地区区域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阿木山组(C3a)、下二叠统额里图组(P1e)、于家北沟组(P1y)、原定上侏罗统玛尼图组(J3mn)和白音高老组(J3b)、下白垩统九佛堂组(K1j)、新生界第三系(古、新近系)、第四系。

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基本信息

1、市场价格:650元 本书是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的详细介绍。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拥有丰富多样的岩石地层,涵盖了广泛的地质历史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一书汇集了内蒙古地区岩石地层的基本信息,对于地质学研究和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内蒙古岩石地层的特征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2、新太古界系区内最古老的地层单元和基底岩系,主要沿内蒙古隆起断续出露于太仆寺旗、赤峰市南部地区,构成了区域东西向基底火山-沉积建造。地区性地层名称主要有“红旗营子群、鞍山群和建平群等”,与其相当的地层在西部乌拉山和大青山地区为乌拉山群。

3、另据狼山—渣尔泰有色金属成矿带东段资料,渣尔泰群岩石属弱磁性;若磁性增强则与矿化活动相关,因而为磁法圈定含矿岩层提供了物性前提。 (3)电性:矿石和炭质板岩(或含炭质岩石)较其他岩石的电阻率低 1~2 个级次。

4、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哈达门沟金矿区和金厂沟梁金矿区分别位于内蒙地轴的西段和中东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的大地构造单元进行归纳分述。

内蒙地质条件

**气候分区明显**: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从东到西气候条件差异显著,这种气候差异也导致了地形和植被的分区明显,从东部的森林草原到中部的典型草原,再到西部的荒漠草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带。

地质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纬42°为界,可分为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地形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

地质环境:内蒙古位于中国北方干旱和寒冷地区,其地质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深厚的黄土层中含有较高的铁质,这促成了较为丰富的红土形成。植被状况:由于内蒙古气候干燥,植被相对较少。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且降水稀少,植被生长受到限制。缺乏植被覆盖使得红土裸露在地表,进而形成了红土或红壤。

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4%,山地占9%,丘陵占14%,平原与滩川地占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

内蒙古地质景观概况?

内蒙古的地质景观非常丰富,涵盖了多种地质形态和特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地质景观概况: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地势较高,平均海拔约1000米,占全区总面积的54%。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

内蒙古的地质地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现,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从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路线,到现代工业化的进程,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和记忆。无论是古代的草原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生态保护区,都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赤峰市,以其独特的第四纪冰川臼齿地貌、花岗岩石林以及地质构造而闻名。 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山脉中,总面积达814平方公里。

内蒙古地形特征

1、**地质多样性**:内蒙古的地质构造复杂,包括了多种地质形态,如火山地貌、冰川地貌、丹霞地貌等,这些地质特征为内蒙古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多样性。

2、内蒙古的地形特点: 河套平原、阴山山地、内蒙古高原由南至北呈带状排列,主要受东西向构造带的控制,而大兴安岭山地和松辽平原的排列主要受北北东向构造带的控制。 地貌形态方面,由于东西向气候分带,自东向西地貌形态有明显差异。

3、内蒙古地区地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原、草原和沙漠的复合地貌,气候干燥且多变,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内蒙古地区位于中国北部,其地形主要由高原和山地构成,其中内蒙古高原是该地区最显著的地形特征。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较高,地势相对平坦,但局部地区也有丘陵和山地分布。

4、内蒙古地貌特征: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坦荡。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由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阿拉善高原、乌兰察布高原以及鄂尔多斯高原等组成。内蒙古的地貌特征多样,包括平原、高原、荒漠沙漠、山地和湖泊。

5、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广阔的高原草原、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首先,内蒙古地区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其中分布着广袤的草原。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地势平坦开阔,平均海拔在千米以上。

6、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较高的纬度,拥有广阔的高原区域,远离海洋,主要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 该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以温带大陆性为主,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从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多处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这是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中国各省区地质图

1、展示了中国各省(自治区)地质图,涵盖北京市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2、从首都北京的深厚土壤,到直辖市天津的沧桑变迁,再到华北平原的河北省,每一寸土地都有其独特的地质历史。向北,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之下隐藏着丰富的矿藏,黑龙江的冰川遗迹诉说着地壳的冷暖交融。

3、中国大地构造图 中国加里东期古构造图 中国燕山期古构造图 中国印支期古构造图 中国华力西期古构造图 中国岩石圈版块构造图 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中国及周边地震震中分布图 总结 以上就是《中国地质图集》部分图的展示,包含世界地质图、亚洲地质图、全国性专业图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专题图。

4、中国地图的常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地图投影方式造成变形或者制作特定角度的俯瞰图时,中国地图的正北方向可能不会位于顶部。地图上,经线方向代表南北,纬线方向代表东西。通常,地图上的箭头指示北方。

5、中国自然地理专题地图:表示中国某一种或几种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图。例如中国地质图、中国气候带分布图、中国地貌区划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等。[2]中国人文地理专题地图 中国人文地理专题地图:表示中国某一种或几种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图。